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青海湖畔的云杉 记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土默特左(2)

来源: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2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然而,比这些更为恶劣的,是沙珠玉的沙化情况。到了沙珠玉,张登山才明白这里为何被称为“风库”。每年10月下旬过后,狂沙席卷而来,分不清哪里是

然而,比这些更为恶劣的,是沙珠玉的沙化情况。到了沙珠玉,张登山才明白这里为何被称为“风库”。每年10月下旬过后,狂沙席卷而来,分不清哪里是天、哪里是路,离宿舍不远的水井坊常被整个淹进沙中、不知所踪。来到沙珠玉的第二年春天,张登山带着当地村民开始了治沙造林工作,每年3到5月间是他们最忙碌的日子。

一株苗、百株苗、万株苗……8年间,在张登山及其同事的带领下,试验站工作人员及村民在沙珠玉沙漠化治理试验区栽下了5000余亩固沙植物。

如今的沙珠玉已成为享誉全国的“高原荒漠绿洲”,满眼绿意取代黄沙漫天。“这片固沙林是当年张教授那批人栽下的,这些绿植让沙珠玉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,土地沙化现象明显缓解。”现任青海省沙珠玉治沙试验站站长杨德福说。

3、“习惯了,这都不算啥”

1990年,青海省治沙试验站划归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管辖。张登山也随之离开了沙珠玉,回到西宁。

不再有四面透风的宿舍,不再有黄沙漫漫,就在旁人觉得张登山可以舒服地坐办公室时,他又开始不按常理出牌。

“他是在沙堆里滚的人,办公室外才是他的天地。”金萍说,入职新单位后,他几乎没怎么坐过办公室,没待几天就去了沙地。“办公室里是工作,办公室外是业务,沙地还在等着我。”张登山说。


张蕴摄

植物是固沙的“利器”,但青海本地的治沙植物种类很有限。此外,由于青海海拔高、气候寒冷,能在普通沙区生长的植物到了这里会有“高原反应”,难以适应高寒环境、成活率低。

为了能找到适宜的固沙植物、摸清沙地特征,1985年起,张登山和同事们调研了东北、华北及西北沙区,足迹遍布十余个省。“全国沙区他走了个遍,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老师的脚印。”张登山的学生田丽慧说。


有一次去青海湖沙区考察,张登山和团队像往常一样,一大清早带着咸菜罐头、馒头分两队出发。岂料傍晚时分突降暴雨,他与一名同事此时已走到青海湖腹地,与队伍彻底失去联系。摸不清方向的张登山踏进了沼泽地,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来时路。宁静的夜晚,野狗的吠声似在耳边,惊险、饥饿与恐惧不断交织着。“看哪,远处有灯光!”远方帐房里的灯光瞬间令两人看到了希望,他们互相鼓励着,终于在当晚10点回到了大本营。

“那次,其实差点就回不来了。”张登山的同事回忆说。但对于种种意外,张登山不愿多说,他摆摆手,“习惯了,这都不算啥”。


张蕴摄

经过多年的野外考察,张登山和团队共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生长的固沙植物二十余种,如青海云杉、沙地柏等。张登山说,他们在青海湖东沙区种植云杉46万多平方米,2009年至今建成上万亩的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,使青海湖东部流沙全部固定,一片片“沙地云杉小森林”挺立在湖边。

“绿水青山”有了,它能变成造福百姓的“金山银山”吗?

这事难不倒张登山。2017年,张登山和团队在青海湖东部沙区栽植了菊芋、大黄、板蓝根等药材作物并试种成功。这意味着,青海湖东部沙区的土壤不仅适宜生长乔、灌、苗木,还能种出上等中药材。最近,青海一家生产特种糖的企业计划与张登山合作,准备长期收购张登山在青海湖畔种植的菊芋,以此作为生产菊粉的原料,这些产品未来将销往海外。

4、青海湖边的“孩子们”

受水位下降、地质环境及西北风的影响,上百万年前青海湖东面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化土地。加之受到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影响,青海湖周边形成了高达143米的高大沙山。随着青海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,保护青海湖生态逐步成为共识。

2008年,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“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”正式实施。张登山作为项目主持人之一,主要负责该项目的试验区建设、固沙造林等一系列工作。张登山回忆,刚到青海湖时,湖附近的公路常被流沙埋压,同样深受其害的还有离公路不远的青藏铁路,每年当地政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来铲沙。

十年的青海湖治沙历程,从环湖东路克土沙区开始。“那里离青海湖不远,气候环境比较接近。”张登山团队先将松树、大黄等种在这里,等它们适应环境后再移植到湖区沙地。“这样成活率能提高很多。”他说。

过去,青海治理沙丘一般只用麦草沙障;2013年起,张登山团队在麦草中加入了燕麦、小麦、青稞种子,再施上羊板粪。这种方式效果很好,青海湖东部沙丘一年便染了绿,将固沙时间缩至一年。

文章来源: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xbnlkjdxxb.cn/zonghexinwen/2021/0321/568.html



上一篇:泰安泰前街道科大社区开展闹元宵、猜灯谜活动
下一篇:高考科普院校系列:农林类院校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投稿 |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|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版面费 |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|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